中国必须想办法喂饱14亿人,约莫是全球1/5的人口,因此确保粮食安全非常重要,这也成为北京新的发展策略上十分关键的一环。而在动荡的后疫情时代,粮食安全的问题再度浮上台面,中共认知到需要加强国内市场的力量,降低粮食对进口的依赖,以抵御外在的不确定性。
1958-1962年的大饥荒记忆还深植在中国老一辈人的心中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,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”,强调中国必须随时确保粮食供应的绝对安全。中国国科农研院分析师张欣(Zhang Xin,音译)也指出,“食物多了一点在中国是经济问题,但如果少了一点就变成政治问题”。
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中国的粮食安全?根据世界银行,中国拥有全球约10%的可耕地,但在2006年,每人平均分得的可耕作农产品面积,还不到全球平均的一半。在中国,一些优质且罕见适合拿来耕作的保留地,多被用来建造房地产或甚至是工业用途。
中国大量耕地 转成房地产及工厂
中国政府做了哪些事情,来保障国内粮食无虞?早在1990年起,中国就建立起国家的粮食储备,现在则发展成一套系统,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国家储备,同时,国家和企业的粮食储备也可以互通有无;2015年中国政府也推出一套问责机制,结合详细的评估标准,要求各省份的首长要对地方的粮食安全负全责。
2000年代,随著中国大量的中产阶级渐渐富裕起来,饮食的重心从谷类逐渐转向肉类,而生产肉类需要大量饲料,中国逐渐丧失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。为了确保粮食安全,中国过去曾经在海外大动作布局。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揭露,中国在海外囤田,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国门,购买海外农田种植粮食作物,尤其是在非洲和南美洲,以保障中国的食品安全。不过这项讯息遭到中国官方否认。
中粮收购澳甘蔗田、法国葡萄园及巴西大豆田
中国也仰赖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,加速在海外粮食布局。例如中粮集团最早曾是负责进口粮食的政府所属企业,随著中国发展成有许多中产阶级消费者的国家,中粮也随之发展壮大。中粮在几年内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了澳洲甘蔗种植场、法国葡萄园和巴西大豆农场,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。中粮不仅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油产业,并布局南美洲欲搭建亚洲到南美的“粮食走廊”。
为了巩固有限的土地资源,中国政府也为全国设置了1.2亿公顷可耕地总面积的最低限制,并提出在2020年前要完成5300万公顷“高标准农田”,2022年再增加6670万公顷的目标,而且所有的农田将用于大规模耕种,以提高每公顷的作物产量。另外,中国也加码进口大豆和玉米,以确保包括小麦和大米在内,所有的主要粮食都能自给自足。
肺炎加洪患 中国粮食安全压力大
在经历2019-2020年爆发非洲猪瘟,2020年的新冠疫情,又伴随著2020年中国南方洪灾和北方的夏季干旱,已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不小的压力。屋漏偏逢连夜雨,2020年位于中国东北的省份,罕见地连续遭遇前所未有的台风灾害,加上西南部秋行军虫害不断,中国粮食安全的压力大到几乎快要爆棚。
洪患对粮食造成多大的冲击?2020年6月初,严重的夏季洪患袭击沿着长江侵蚀中国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、江苏等多个省份的农田,也让人开始担心中国的农作物产量是否足够,但中国官方仍然公布2020年的稻米产出,比前一年增加3.9%。
洪水也冲击中国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省,这2省分别是大米和玉米的主要产区,而且时间正值关键的秋季生长期。最后在2020年10月,中国两大主要水稻印度型稻(indica)和日本型稻(japonica)分别年减13.9%、12.4%,显示中国连跟农民收购国家储备用的稻米都出现了困难。根据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,2019年玉米仅收购470万吨,2020年收购量几乎翻倍至810万吨。
多国限制粮食出口 中国恐缺粮
2019-2020年开始延烧的新冠疫情,对粮食造成的冲击也超乎想像。全球食品从贸易端到供应链无一幸免,也推升国际上的食品价格。许多国家例如俄罗斯、乌克兰和越南等,对食品出口祭出严格限制,也影响到中国市场,对粮食恐怕短缺的疑虑又再度升温。
2020年初严格的封锁措施,也让中国的农民们内心产生阴影,许多农民倾向囤积更多的农作物,不愿意卖给盘商,原因是担心疫情恐怕会卷土重来。加上超宽松货币政策也导致输入性通膨无法避免,保护中国农业的基础和紧急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也已经不言而谕。
除此之外,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因素,还包括农村劳动力萎缩,加上快速都市化导致可用耕地减少;另外,中国僵化的农地管理制度,也成为现代农业和大规模种植的一大障碍。
这些也是为什么习近平要提出“光盘政策”的重要背景。2020年8月习近平下令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,大力抨击大胃王影片,指责助长浪费食物,要求10人点9道菜等,在习近平的一声令下,民间火速推行惜食运动、杜绝舌尖浪费也变成全中国的国民运动。
中国境内农田 短缺9000万公顷
中国在粮食安全上,仰赖国外进口的程度有多严重?中国目前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食品进口国,自从2014年以来,中国的谷物进口持续维持在1亿吨以上。但同时中国仍是稻米最大的净出口国。2019年10月中国公布的政策白皮书上,确认“适度进口”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一部分。
专家也指出,由于中国国内的种植面积短缺了9000万公顷左右,必须仰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。在大豆方面中国完全仰赖进口的代价,中国必须有能力确保足够的土地资源,用来种植小麦与稻米,才能确保在这两种主要作物上能自给自足。
至于中国的粮食安全前景如何?按照目前数据来看,不会有立即粮食短缺的风险,但是真正的风险在于结构性的失衡,例如玉米、大豆仍面临土地资源不足的限制等。近来中国的谷物进口量也持续激增,2020年1到12月中国进口谷物量首次突破1.4亿吨,相较于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近28%。
中国抢粮的行为,也让外界产生不少疑虑。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,2021年5月食品价格年增40%,是自2011年9月以来的最大涨幅。当然国际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,例如疫情引发的通膨、巴西干旱、油价反弹、海运成本垫高等。但由于中国在此期间大肆购买油菜籽、谷物和肉等基本粮食,法国经济学家夏尔明(Philippe Chalmin)也指出,中国确实助长了这波粮价上涨。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0 Comments